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
2024.11.29
思想政治理论课(以下简称思政课)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🔍,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🚦🍧。新时代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乐教善教、潜心育人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重要贡献。新时代新征程🤽🏽♀️,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👬。为引导思政课教师在自觉遵循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等基本规范的基础上,以更高标准规范职业行为👦🏻,进一步增强责任感、使命感🕦、荣誉感,模范践行教育家精神🫲,努力成为“政治强✔️、情怀深、思维新、视野广🙏🏽、自律严、人格正”的好老师,制定以下准则💂🏻♀️。
一、心有大我🆖😷,坚定政治立场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🚶♂️➡️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违背🪮、歪曲🗣、否定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、基本方略以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、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行🙏🏼,始终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🦂,始终恪守不通过网络、报刊、书籍、音像制品、课堂、讲座、论坛💁🏼♂️、报告会、座谈会等任何渠道发表不当言论的政治要求。
二🤾🏽♀️、至诚报国🛞,铸牢理想信念。坚持在“马”信“马”、在“马”言“马”,真学🧗🏼♂️、真懂😢、真信、真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,自觉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⛈📭,善于从党史☝️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🫶🏽、社会主义发展史、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。旗帜鲜明反对新自由主义、历史虚无主义、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🤲🏿、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👳🏻♀️,以及误读曲解中国共产党历史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重大事件、重要人物、重大决策等错误言行。
三、言为士则,厚植家国情怀。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带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民族观🪣、国家观、文化观。关照中国🚣🏽💩、关照时代🧑🏿🎤、关注社会,始终坚定对伟大祖国、中华民族、中华文化🕯🧑🏻🎓、中国共产党🧜🏼♀️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。
四、行为世范,涵养道德情操🌳。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,尊重学生人格👆🏼,真心关爱学生,平等对待学生👨🏼🏫,严格要求学生🦸♀️。严慈相济、诲人不倦🧘🏼♀️,杜绝歧视、侮辱、威胁、胁迫学生及其他有悖教师身份的言行,努力成为深受学生敬重的“大先生”。
五、启智润心🫴🏼,潜心教育教学🍐。牢固树立“教学引导科研、科研支撑教学”的工作导向🧗🏼,常态化、高质量参加集体备课🤌🏽、学术研讨等教研活动,刻苦练就思政课教师的“看家本领”。
六👩🏿⚖️、因材施教,提升育人智慧。敬畏教学,热心从教,加强课堂管理,严肃教学纪律🏓。加强与学生沟通互动🛳,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𓀐、观点、方法,提高认识问题🍓、分析问题🤣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认真开展教学研究🖕🏻,杜绝教学中出现政治方向🔄、育人导向🦸🏿、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。
七、勤学笃行,弘扬优良学风🚣🏻♂️。崇尚真理☞🦩、严谨治学。立志做大学问🗑、做真学问👃,坚守学术良知👈🏼,严守学术道德,恪守学术规范🦹🏼。坚决抵制和反对抄袭剽窃、篡改文献𓀀、虚构数据,侵占或买卖他人成果,虚报谎报学术经历和成果🀄️、伪造学术能力证明材料✍🏿、故意曲解他人学术观点,以及接受请托为特定对象谋取利益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。
八✂️、求是创新🥰,砥砺躬耕态度。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,主动探索推进教学改革🤘🏻,创新教学方式方法💪🏻,积极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,努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。因事而化🏇、因时而进🛴、因势而新,不断强化反思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👴🏻,自觉克服远离实际、脱离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工作方式,有效防止教学硬融入🛫、形式化🧐、表面化🤹🏼♂️。
九、乐教爱生💪🏻,展现高尚人格。明大德✊🏻、守公德👍🏽、严私德,自觉加强师德修养,弘扬真善美、传播正能量。遵纪守法、廉洁自律,不得擅自从事影响校内本职工作和教学质量的兼职兼薪行为🍠。行为雅正、慎独慎微🔍,做到课上课下一致、网上网下一致💴,自觉规避有悖师德师风、有损社会公共利益、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言行。怀德自重、志趣健康,坚决抵制传播低俗信息或不实之词、骚扰他人等行径。
十、甘于奉献✥,葆有仁爱之心。知行合一、处事公道,坚决杜绝在招生考试、推优推免、就业等工作中徇私舞弊👩🏼。表里如一🧮、为人正派,自觉抵制绩效考核、岗位聘任⛲️、职称评审、奖学评优等过程中弄虚作假😜,谋取不当利益🏹。既为“经师”更为“人师”,做为学、为事👨🏿🦱、为人的表率,不参加有悖教师身份、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💂♂️,不违规收受可能影响教育公平的礼品、礼金🧘🏿♀️、有价证券、支付凭证等财物,不向学生推销牟利。
十一🙅♂️、胸怀天下🏋🏻♀️🥲,拓展宽广视野。时刻关注世情、国情🧑🏿⚖️、党情、民情🫷🏼,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☆,积极拓展国际视野👩🦼➡️,丰富实践经历,改善思维方式❤️,深度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。善用“大思政课”,深入实际组织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🏄🏼♂️,主动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,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🥺、历史与现实割裂🧖🏿♂️。
十二、以文化人,坚定弘道追求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🚕,积极开展爱国主义✊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🪒,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🏌️,有力批驳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。
